2)第三十二章 不明觉厉_太平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察正本能的想要找些什么东西记录一下,又听到了一个缥缈的声音,细细一看,却是那个采药人正在说话。

  “吾常闻,非人勤以求知,乃知者勤以求人也。然吾知其缪。其知者非求人,实乃出而逐人矣。其刻深无情者,如鹰犬逐兔……”

  采药人说完,又是老者开始说话。

  “……以吾经往考古今之天文、地神书与人辞,必与相应,此吾道可信也。吾为道,不试知也,惟求试行。行之,必以见神,方知吾道与天相应。吾录太平经凡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百七十卷,真卷惟七——太平要术三卷者,天书也,法与三天神相应;地书四卷,太平清领道者,与地水火风旧地祇相应。又有别卷三十六,书诸天师、真人之道,成就人神;余卷过此而下,实左道小术也。”

  “三天神者,司天柱之神也;旧地祇者,旧日之神灵也;人神者非神,黄老之士也;左道小术,虽有妙用,不可为恃,切记,切记!”

  ……

  “……故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千斤之金,万双之璧,不若明师。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治国欲乐安之,不得大贤,何以得一旦而理?”

  ……

  “……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共以生万物,无所匿,无所私。得天之道,顺地之德,可使九气合和,能致上皇太平也。”

  “得天之道,顺地之德,非道德之士不能为。九气者,一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可见,四为神游出反,五为大道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

  ……

  “……一事者各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

  “此九节杖也,其上三九二十七者,可以度世;其中三九二十七者,可使真神;其下三九二十七者,其术多耶。”

  ……

  纪察听得昏昏沉沉,他努力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含义,只觉得自己脑仁疼。退而次之,想要记住两人所讲之内容,也是力有未逮。

  迷迷糊糊间,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过了一瞬,老者消失不见,而采药人也闭口不言,径直往山下一跃,风云交汇,雨雾倏起,复又云消雾散,场景随之而变。

  只见采药人负手利于一处绿油油的祭坛上,以黄布裹头,身前漂浮一柄九节杖。

  “人力有时而穷,而大道无尽。吾资质鲁钝,不能尽解天书之意,唯奉中黄太乙,曲求大道。”

  “中黄者,黄中之色也。太乙即太一,天之贵神也。中黄太乙,实为黄衣之尊神,司风之旧地祇,天帝使者黄越也。吾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携之,左扶六甲,右扶六丁,前有黄神,后有越章,四方各百步,神鬼不敢近内。”

  “嗟呼!尊神终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