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_大雪无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议是在孙书记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办公室陈设虽然简陋,但特别宽敞。据说原先是导弹工厂工会的一个大接待室。

  专案组方方面面的负责人都到了。专案组的杨组长正在报告一个突发的情况:今天他们决定对冯祥龙实行“两规”,一早派人去执行,冯祥龙却已经跑了。他们觉得,是内部有人给冯祥龙通风报信了。

  孙书记皱了皱眉头,问:“有线索了吗?什么人给他通风报信了?”

  杨组长说:“正在查。

  对冯祥龙实行“两规”,是一天前孙书记亲自做的决定。

  奇怪的是一直拖了十五六个小时,才付诸执行。这里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命令下达后,为什么会拖延这么长的时间不执行?这风声到底又是怎么透出去的?目前整个儿还是“一锅粥”。这种通风报信的事,这两年可以说在查处几个大案要案的过程中都发生过,简直是屡禁不绝。更可怕的是在一些人眼里,这样的事仿佛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似乎不发生这样的事反而是不可思议的。社会上说,现在已无密可保,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什么会,你今天在会上做了什么决定说了什么话,明天外头准有相当准确的“谣传”在给你散播着。这是一种什么迹象?仅仅是涉及保密观念强弱的问题,还是一种党风政风的问题?作为党纪律检查方面的一个负责人,孙立栋认为这是值得自己深思,并三思的。

  冯祥龙在这个对他实行“两规”的决定做出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接到了相关“警报”。他迅速从当晚住宿的五洲锦华堂总统套间撤出,飞车驶往大亚商城。在那儿只待了20分钟,换了一辆车,又飞车驶往工商银行省分行总部。他告诉司机他要去跟银行的一个负责人谈一笔贷款。进了银行大楼,他又用手机告诉司机,别在这儿等着了,先把车开回公司总部,什么时候要车,他会打电话给他的。然而,他根本就没上楼,而是直接出了银行后头的那个铸花大钢门,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自己家里猫了一个晚上。谁也不会想到,这时候他会回自己家去的。谁都会认为,冯祥龙这时候有一百个地方一千个极为保险的地方可去,就是不会回家。

  他们恰恰都想错了。得到警报,冯祥龙心里一沉,当即采取行动,准备跟那帮人周旋一番。但他心里明白,只要上头有人动真格的,他冯祥龙肯定是没跑了。现在他之所以还想“周旋”,是寄希望于这次也像以前那许多次一样,并非“动真格”的。他太明白了,上边的一些人也非常明白,假如要动真格的,出问题的绝非他一人,因此就会扯出一大串。这就是俗话说的,盘根错节,真拔,拔出萝卜带出泥,这地面上会显出好大一个坑哩!但万一是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