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旧梦如烟(4)_花落燕云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旧梦如烟(4)

  他登基六年来国富民强,经历了明初数场硝烟战火的大明百姓终于脱离苦海,安居乐业。他下诏营建北京宫殿、重修金陵第一刹、疏通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这些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工程陆续进行,国库依然充实,资金供应源源不绝。

  在中国封建史上,成吉思汗曾经进行过强势陆地扩张,康熙大帝将大陆版图疆域再次扩充,但是他们都没有越过海洋。朱元璋也在《皇明祖训》中列出了“琉球、苏门答剌、西洋国、

  爪哇国……”等名单,不允许后代子孙对这些远隔重洋的国家远征讨伐。这些雄韬伟略的皇帝,似乎觉得相较西部的雪域高原,南疆的险峰深壑,北部的茫茫大漠,东南方波谲云诡的海洋更加深不可测。

  朱棣是冲破封建伦理“祖训”,将眼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第一位中国皇帝,征讨安南仅仅是一个开始,他要的是“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以天朝风范、以“王道”折服宇内诸国、万邦来朝。

  史载永乐二十一年正月,西洋、锡兰山、木骨都剌、加异勒、南勃利、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等十六国遣使共计数千人同时到达北京,宫廷鼓乐《殿前欢》描述当时的情景:“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仰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庭,朝仁圣。天阶班列众公卿,齐声歌太平!”

  淡紫色鸢尾花舒展着长叶,风中隐约传来悠扬的箫声。

  仿佛很远,又仿佛很近,清雅的乐音在山谷中宛转回旋,如同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春雨,丝丝滴落我的心田,惟有心境淡泊如水、修为超凡脱俗的人,才能吹出这样低婉超逸的曲调。

  我忍住泪水,登上青城山最高的一座主峰,循着箫声传来的方向寻找着吹奏之人,却为眼前的景象震惊。

  山巅断崖之上伫立着一名白衣男子,他黑发披散于肩,一根银白色的发簪系沉香木所制,身着衣料质朴无华,习习微风吹过,宽大的衣袖漫卷轻扬,恍若仙人。

  他手执玉箫专心吹奏,如入无人之境,整个人仿佛溶入了青城山,给人一种无比和谐完美的感觉,让我惊讶的是,他的背影几乎与朱棣一模一样。

  他是谁?青城山多有隐士高人,难道我遇见了传说中的谪仙人?

  我站在他身后数丈远,迟疑惶惑,却不敢靠近他,惟恐自己所见是梦境,只要稍一靠近,就会破坏了他的箫声与天地的融合交汇。

  一曲奏完,他收箫入怀,对着空旷山谷,长咏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那声音更是无比熟悉,我听在耳中,只觉得不可思议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