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秦淮孤月(4)_花落燕云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秦淮孤月(4)

  我带着些许的激动,心跳加快了几分,说道:“真的吗?可是,我不记得你……”

  他温柔说道:“我让你回唐家堡去,就是要让你想起来所有关于我们的一切,我们的洞房花烛夜,我们的映柳小筑,我们的燧儿……”

  我身子微微颤抖,躲闪着他的亲密举止,说道:“你今天还要听我给你讲故事吗?”

  他俊朗的脸近在咫尺,带着些许嗔意道:“我不要听,你今晚无论如何都别想躲着我了……”

  谨身殿内,银烛高烧。

  我用发丝磨蹭着他结实的胸膛,问道:“‘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你写这阕词,是伤心我们离别吗?”

  他气息稍定,说道:“明天送你们到蜀中后,我就去北京,你和我一南一北,难道不是天涯遥远吗?”

  我怔了一下,说:“你要去北京?”

  他替我理顺发丝,说道:“朝中琐事都交给了太子,还有六部官员协助,不用我管太多。天子守边关,君王死社稷,北边蒙古外患未除,我不放心。”

  “天子守边关,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又让我想起了一些历史片断。

  我记得这句话是明成祖朱棣对明代皇帝、朱家子孙的要求,朱家历代皇帝都恪守着他的教训,最后一位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清兵入关破城之际选择了自尽,并没有逃亡。

  永乐初年,明朝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西南的小国,也不是西洋海盗或者倭寇,而是北面彪悍的蒙古人。当年朱棣在漠北镇守,加上边境的其他八位塞王连成一线,北蒙古并不敢轻举妄动。“靖难之役”这场内战进行了三年之久,蒙古正好借此机会休养生息,其间秦王、晋王先后薨逝,代王被废,宁王改封江西,北边防线破坏殆尽。一旦边防有变,蒙古的铁蹄必将再入中原。

  但是朱棣不再是燕王,大明皇帝亲自镇守边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心有感触,缩进他怀中道:“你一定要小心,北蒙古人很凶悍的。”

  他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我会小心应付他们,我刚才写那阕词的下半段,你记得吗?”

  我点头,轻轻念出那首《江城子》的下阕道:“画堂新构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他凝视着我,眼神却异常复杂,说道:“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明年春天,我一定去接你。但是你要答应我,无论你想起了什么,都要快快乐乐地回到我身边来。”

  我顺从地点点头,他笑着亲了我一下,吹灭了帐外烛火。

  次日我们前往凤泽宫时,西洋人汤若拉与郑和等人早已候在宫门前,宫人侍女一片忙碌,替朱高燧准备着随身物品,湖衣正对他轻声嘱咐:“到了蜀中,要听母妃的话,不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