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5章 三十万人口大迁移计划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5章三十万人口大迁移计划

  一个月后,天已入秋,北方的炙烤不再流连大地。

  天子龙撵也从热河行宫返回京师。

  而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分布于河南、山西、北直隶的旱灾牵动着天子的心。

  这片古老苍茫的大地从来就没少过自然灾害,在朱厚照的记忆中,黄河平均三年就要为害一次,而中小区域的旱灾、水灾更是年年不缺。

  除此之外,淮河下游流域地势平坦,水位一涨便无所阻隔。

  实际上,黄淮地区优越的农业条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当地农民仅依靠人力挖出的一条苏北灌溉总渠后才获得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祥和虽然令人神往,但农业劳作的辛苦,和看天吃饭的不稳定使他实在不宜作为唯一的生产方式。

  乾清宫里人来人往,所有人都加快着脚步,已然说明此时的情况有些紧急。

  为了做好救灾,

  皇帝在接获奏报后两日,便责成内阁立即选派临时工作组分赴三省各地。

  同时派出钦差大臣,要他们在各省坐镇指挥,全力帮助受灾的百姓度过难关。

  同时户部拨出三百万两银子,从临近省份购入粮食。

  他这二十年,再加上他爹弘治皇帝这二十年,可以说天下是非常安稳的,一直都没有非常耗损民力的行为。

  因而中原地区人口稠密,各县上报的户数都在不断增长。

  按他自己预估,大明朝如今的人口绝对超过七千万,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超级国家了。不仅如此,因为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引入,

  人头税的取消。

  估计很快就会有一亿人口。

  然而因为有安土重迁的思想存在,老百姓根本不愿意离家远行。

  哪怕是河套、四川这样的地方适宜耕种,条件优厚,但只要是原本日子能过下去的人,基本都不会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离开家乡。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都是在动乱年代产生的,从来没有日子好好的,忽然出现人口大面积转移。

  这就使得朱厚照不得不将心思放在那些灾民身上。

  因而当旱灾来临时,除了救灾应急预案启动,另外一项配套的移民预案也启动了。

  考虑到这次旱灾规模遍布三省,范围广大,而他又得了一笔张璁追回来的走私银,可以说是意外之财。

  反正国库、内帑并不缺银子。

  这些破金属放着有啥用,还是把它利用起来。

  所以回京之后,朱厚照除了救灾,还向大臣提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移民任务。

  “三十万!”

  皇帝对着内阁三人比划出这个数字,“中原人口稠密,而土地并不会增长。与此同时,新征服的广大区域,却因为人力不足而花大代价从闽、粤两地吸引百姓,效果还不好。现在不能任由这个局面下去了。”

  这个数字很巨大。

  不要说三十万灾民了,就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