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戟_农夫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猫扑中文)在粟和黍种植之后,留下的部分土地还可种上菽类和葵物,这两种作物收获完,将它们秸秆犁入地中,就是不弱于粪féi的绿féi,这种作物轮栽法,是取消休耕法后土地的另一重要féi料补充,此外,蔓菁、蒜、葱、韭、姜、苜蓿(注)等作物也可以种下,有的就在房前屋后、地埂之上,有的则植在新垦出的山坡上。

  一直关注着农事,没顾得及其它,直到铁匠们来禀告,谷中五百支青龙戟已制出,邓季才醒悟起来,忙叫上太史慈赶去查看。

  太史慈是难得猛将,又是懂戟的,有他教导戟法,可以让孩童们也跟着习练,长戟就得多制作出一些,若不是还要赶制铁盾,第一批的数量便不只是五百,戟头复杂耗时,一名铁匠打制出一支本需三日时间,还是邓季提点,让其他不能制百炼的铁匠帮忙,将不需多少技术的部分让出来,分工协作,这才大大提高了效率,两三个月便制出这许多。

  丈五的戟柄加上三尺长的戟头,一支长戟便有丈八,邓季拿起其中一支,见戟头处寒光闪烁,月牙枪尖俱都锋利,只戟柄木柄仅打磨过不甚满意,此外缨穗未缀。

  思及《演义》中的天方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等名器,邓季自持力气也不xiao,问张铁匠道:“若要你等制一支铁柄戟出来,需得几日?”

  张铁匠想想,答道:“浑然一体的铁戟,别人帮不上手,恐得十余日方好!”

  “足下等之前练枪,如今改戟,自以刺击为主,以迅捷准狠为要,并非需势大力沉,铁戟要来合用?”

  太史慈从旁cha着嘴,手里提一支长戟打量过,道:“此等虽算不得精良,亦可用了!”

  长枪便只重轻灵快捷,以刺为主的长戟也当如此才是,邓季只得罢了,又不能只为他一人好奇耽误铁匠们接着为刀盾卒打制铁盾。

  盾在之前又被称为“干”,所谓“干戈相向”便说的是它,铁器普及之前,多以木料和皮革制成,此外还有藤盾和铜盾,唐朝时改名为“彭排”,宋之后改为“牌”,盾牌的称呼由宋开始,出去手执之外,这时代还有城墙上使用的盾橹,为守城护具,可当投石车,不过一般得大城才有。

  铜盾和铁盾在我国古代多作为仪仗物使用,尽管它们防护力强,但持在手里,若面积xiao则降低防护效力,若面积大则份量加重,所以一直未能用于作战。

  邓季让为勇卒制的铁盾,其实并非纯铁,同韩奇所用铁盾一样,不过要求在盾面打制一块薄铁皮,镶嵌在木板上而已,也需要铁匠和木匠通力合作,这东西并不需要百炼,制作度倒不慢。

  盾的外形有长方形、梯形、圆形、燕尾形几种,为方便战时搭盾墙,邓季让制作的是长方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