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幕后黑手?_全民三国从问答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良怎么也想不明白,李儒和贾诩是如何仅从太平道毫不掩饰的收拢教众,以及太平道起源于冀州,这两件很普通的事,便进行出后续的推测的?

  关键这俩人还不是瞎猜,猜的都对了。

  听到两人的对话,温良不由得想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历史上层出现的‘唐周告密’事件。

  或许唐周告密事件发生后,最生气的不是被迫提前起义的张角,而是那些一直帮着掩盖消息的大臣们?

  特么的老子千方百计的帮你们掩饰,结果你们自己内部出现了叛徒?

  董卓听了贾诩和李儒的分析,也是沉下了脸。

  别的他不太明白,但董卓能确定的是,朝廷上那群烂屁股的大臣们,肯定憋不出什么好屁。

  也是开口询问,他该怎么办。

  问的时候,董卓也没有避讳温良,因为董卓清楚,如果要派人过去搞事,温良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的人,在那群大臣们那,都是挂了号的。

  至于温良是否值得信任,董卓认为是可以的。

  一方面是因为董雅的推荐,温良是‘老家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件温良手上的功夫,心里喜欢。

  想想自己那俩不成器的儿子,董卓看温良更顺眼了。

  而贾诩老家也是凉州武威的,对温良的基础好感度其实比董卓还高一些。

  董卓带头,贾诩没反对,李儒自然不会去当那个恶人。

  想了想,李儒建议董卓派温良前往颍川郡潜伏下来。

  因为董卓的父亲在那边当过县尉,董卓在当地也有好友,比较容易照顾。

  贾诩也赞成了李儒的建议,并且提醒温良,不出意外,太平道起义的前期,地方豪强对其的态度肯定是放纵的。

  所以,在朝廷大面积反攻前,千万不可正面迎击太平道众人。

  董卓也适时的插了一句,让温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弓骑兵的优势,借助郡城的补给,打响自己的名号。

  三人确定了温良愿意前往纶氏之后,又进一步叮嘱了温良些注意事项,才让温良离开。

  担心温良几人势单力薄,在纶氏不好打开局面,董卓还特意分配给了温良五十名弓骑兵。

  温良的官职,也从白身(户籍是温良自己另写的)升级成了队率,手下温二等五人,也晋级成了什长。

  之后三人又谈论了些什么,温良便不太清楚了,因为他已经拿着董卓的手令,去领董卓分配给他的五十名弓骑兵去了。

  按照董卓的话,温良等人从临洮长途跋涉到河东,可以多休息几天再出发。

  从河东到临洮,正常速度,一般也就需要四五天而已,不用太着急过去。

  不过,温良仅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便辞别了董卓,拿着董卓签发的路引,前往轮氏。

  温良从河东离开的时间是2月24日,又是三天的赶路,在26日的傍晚,总算是到了洛阳城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