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章 何处得秋霜_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章何处得秋霜

  霜月,锈刀。

  这刀不是一把好刀。

  可砍出的刀迹确无可挑剔。

  就像这门源自砍柴的刀法不算精妙,意趣却极为高深。

  《庄子》中曾说,不材之木为舟则沉,为棺则腐,为器则毁,却因为无所可用,故能够避免被砍伐,在山中终享天年。

  这门柴山十八路的来源很蹊跷,是他在金庸江湖的长安城里,向一个扛着乌钢扁担的乞丐买来的,作价十两。

  “柴山十八路刀法”简洁无华、直指要害,每次出刀都能将种种不材之木砍落,化不材为薪材。

  用来砍人亦是如此一刀劈过,不由分说。

  但是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

  这门“柴山十八路刀法”练至高深处击无不中,斩无不断,偏偏只能针对木材这样的死物。

  没有躲闪,没有虚招,没有挡架,这门刀法偏只有砍柴的那一劈,惊天动地,似乎挥刀只是为了挥刀,仿佛砍柴只是为了砍柴。

  也曾有人想要去芜存菁,但稍微加入一丁点的变化演绎,这门刀法就变成了滑稽可笑的江湖把戏,再也没有原先的锋芒。

  此时真正的“不材之木”,又绕了一圈回到原点,变成了这门俚俗粗浅的武学。

  在复杂多变的江湖打斗面前,这种刀法毫无用处,也只有江闻这样能靠着经验值升级武学的人,才会百无聊赖地将这门武学推演提升到了极致,接触到这门鸡肋武学的另一面——

  近乎于道。

  柴山十八路刀法粗浅,却蕴含着道家“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大道,正适合执迷于拳谱招式的洪文定学习。

  以他的悟性如果想走上前人未有的道路,就必须脱离窠臼、效法自然,得其意而忘其形。否则哪怕江闻拿出再高深的武学给他参悟,也不过是邯郸学步,终究落入了下乘。

  月夜道观之中,洪文定接过钝锈的柴刀,开始一刀一刀地劈起了薪柴,面色时而恍然、时而疑虑,最终一切情绪都渐渐融入了声声轻响之中,面沉如院井中的那汪水。

  “江大侠,能否管教一下徒弟,让我清净睡会儿。”

  会仙观的小道士从大殿侧厢房走出来,一脸无奈地找到了江闻。

  江闻略一思索,就猜到是半夜砍柴吵到了小道士,连忙抱歉地说道:“不好意思啊,我们师徒半夜论武颇有所得,忍不住就演练了起来。”

  但小道士摇手说道:“不是这样的江大侠,入秋后的道观风声鹤唳,我早就习惯了。”

  “那你指的是?”江闻表示很茫然。

  小道士被冷风一吹,抖了三抖。

  “随我去看看您的另一个徒弟吧。”

  “……凝蝶又干啥了?”

  …………

  江闻和小道士走进殿内,发现大殿地铺上的凝蝶正侧躺着,被子却奇怪地蒙着脑袋,略微有些动静。

  察觉不对的江闻猛地掀开被子,就看见躲在底下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