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三章 集成电路_抗战之后勤主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东西你们还别不信,在当时我们已经实现了能够三轴联动的机床,海军的那个螺旋桨也是我们弄的。这个东西在0491厂解体之后,被分配到了几个重要的厂,就这一套东西,我们足足和国外的水平抗衡了十年。”

  “咳咳!”

  一个老人站起来。

  “你们这么说的话,我有句话要说。这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第一台超级计算机是美国二战发明,第二台嘛想都不用想苏联人发明。但是这个第三台是我们中国人在1950年研发成功的。最开始是应用于加工程序的编写,当时都是采用的机械语言,所以需要专门的机器编写。这台机器的设计者也就是我们的叶厂长,在当时来说这台机器已经很完善了,但是我们在第二年,又开始测试更完善的型号。但是当时因为电力的原因,发电厂的供电要求达不到,实际的测试已经到了1956年十月,也就是叶厂长病逝前四年。”

  “在当时来讲,这个计算水平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了,每秒5000次运算,和美国人的计算机是同一算力。就是已经刚刚建国的新中国。新型号的算力已经是达到了每秒一万一千次的速度了,但是功耗涨了40%,受限于当时电力的原因,只能是放在地下室里保存起来。”

  “哎!我记得60年当时不是已经开始启用了。”

  旁边的一个老人拍着大腿说到。

  “启用是因为当时开始模拟原子弹爆炸核弹爆炸,全国当时有两台计算机,一台是上海计算机所的,剩下的一台就是刚刚解体的0491厂。从当时的计算能力来说,在国内一直是第一,上海华东计算机所的计算机也不过是达到万次的运算。等到新型计算机设计制造完毕之后,下一型的计算机也被摆到了开发日程上,就是利用晶体管来制作更为复杂的电路。在50年代初,叶厂长就开始和东北实验晶体管半导体的项目了,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被搁置了下来,等到再拿起来的时候,设计目的已经达不到时代要求了。”

  “当时是原子弹,氢弹模拟是上海的计算机作为主力,0491厂作为验证计算。两边同时开始计算,我们这边稍微快一些。在后续的设计中计算机被大批量的运用,如果当时三型计算机继续研制的话,在氢弹模拟之前就基本上可以完成实验和设计。”

  站起来的老人有些羞愧的重新坐下来。

  “我们没有达到叶厂长的期望,集成电路的研究被打断了无数次,当初小组十几个人到最后就剩下我们四个。但是还好,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的火种。如果当初叶厂长还活着,那么局面肯定又是另一番变化,很多人不会因为没有研究经费去转行,也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变换国籍。但是无论怎么说,集成电路的研究小组还在,研究集成电路的人完成了叶厂长的希望。”

  武厂长有些哽咽的抹抹眼泪。

  “当初把集成电路研究小组独立才开的决定是我做的,在当时,集成电路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因为有叶厂长护着所以一直保留着。但是现在看来,叶厂长护着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当初没有拆开,而是继续并到一个厂子里,提供经费提供研发资金,可能对于国家又是另一个情况了。”

  “武厂长,其实你的决定我们早就知道了。叶厂长临终前就给我们说过,研究可能要进行不下去,希望你们能够保重,继续你们的研究道路,你们的未来很光明,但是需要漫长的坚持和等待。”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