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章 陆四爷进京赶考_大流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年也历练出来了。看他崇祯呢,今天在削籍大臣,明天在砍封疆,弄得朝中的官,地方的官都不敢给他这皇帝做事,唯恐被皇帝推出当替罪羊...

  出了事虽说常下罪己诏,说爱民,可都是口惠而实不至,反而变本加厉征税,弄得地方民乱这里刚平,那里又起...便是再如何给他崇祯贴金,总改不了是他这皇帝逼反了他的子民,要不然老百姓吃饱了撑的要造他皇帝的反。”

  顾君恩的意见就一针见血了。

  陆义良听不懂四爷爷和顾丞相、姜书记说的话,但也觉前明那个朱皇帝不行,要不然他四爷爷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拉着河工造反呢。

  “是啊,崇祯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

  陆四的评价相对是客观的,多疑与刻薄寡恩才是崇祯这个汉家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真实的写照。

  “崇祯朝,百姓惨啊。”

  姜学一语气有些沉重,“臣做前明知县时,任上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皮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

  姜学一以父母官的角度述说了让人发指的事,当树皮也被吃光后,百姓只能掘山中石块敲碎了往肚中咽。那石块到了肚中哪里消化得了,不过三两日时间吃了石块的百姓就因腹胀下坠而死,很多死者肚中器官都坠出体外。

  “臣想开仓放米,上官却说贼盗甚烈,官兵剿贼须粮,不许开仓。可百姓不得食又不甘食石而死,定会相聚为盗,官兵剿来剿去,剿的不都是百姓...”姜学一有些悲愤。

  “此不算可怜,最可怜者臣闻安塞城西冀城等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矣。“

  顾君恩见的无疑比姜学一更多,叹言崇祯年间小儿辈失踪最多,往往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迹。而城门外的灾民流民烧火所用都为人骨,人骨之肉哪里去了?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

  顾君恩直言崇祯年间的灾难除了崇祯治国无方外,更是那上至朝廷,下至地方的大多官员中饱私囊,漂没成风所致。

  “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非附闯也,苦兵也。”

  顾君恩所言出自崇祯死后第一个自缢而死的前明官员马世奇的廷对书。马在此廷对书中直言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