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南船北马 运河重镇_大流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山阳县境,陆四明显能感到山阳县比盐城县那边要富裕一些。

  沿途看到的村民房屋多是青砖砌起的,时不时的还能看到大院子,不像盐城县那边土坯房占了多数。

  乡村道路也平整得多,农田的水利设施看起来也比较完善。

  在路过一个不大的村子时,陆四看到了一处水闸,上面的铁板刻有“洪武十五年山阳县监”字样。

  显然,这是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古董了,难得的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淮扬淮扬,淮在前,扬在后。

  可能现实中淮安比不得扬州这座淮左名都繁荣,但在政治上淮安却压了扬州若干头。

  须知,淮安这个地方可是“左江右河,东控海道,北接兖、豫,西接两都而诸陵咸在”之要地。

  明朝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便叫女婿、驸马都尉黄宝兼淮安卫指挥使,由此便能看出淮安地理和军事的重要性。

  淮安也是明朝唯一在境内设了两个卫的重地,二卫分别是淮安卫和大河卫。

  除此外,更有漕运总督衙门设于淮安,另还有两淮盐业转运使分司也在淮安。

  除了漕运、盐业相关的官员常年汇聚此地外,每年还有工部、户部的要员也常驻淮安,因为淮安境内有明朝最大的内河漕船厂,据说高峰期一年能造六百多条内河漕船。

  淮扬巡抚衙门设在淮安而非扬州,也足以说明淮安的重要性了。

  可惜,这块明朝发展了两百多年的太平宝地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片废墟了。

  对此,陆四只能感慨,因为他目前还无力阻止家乡即将到来的惨剧。

  .........

  原本众人还担心遇上宋五所说的河南来的兵拉他们当夫子,但一路过来却是连个兵影都没见着。

  众人纷纷议论,有说那些兵可能是给调去别的地方了,也有说怕是宋五讲的因为巡抚衙门的缘故,那些兵不敢乱来。

  陆四猜测应该是后者,毕竟现在大明朝还没亡呢。

  北边过来的败兵们总是靠抢掠也不可能持久,所以他们必然还是得依靠南边的官僚集团,也就是以南都为中心的政权,如此才能获得稳定而持续的钱粮供应。

  若不然,他们也变成“流寇”,这可就两边不是人了。

  和他们打了十几年的农民军不会放过他们,明朝在南边的军事力量同样也要对付他们。

  没有地盘,又不得人心的这些败兵能撑几时?

  带兵的将领只要有点脑子,都不会让手下的兵在淮扬巡抚眼皮底下乱来的。

  事实上从北边过来的明军不管是打着什么旗号,最终也都是“团结”在了南都政权周围。

  河工队伍沿途经过的村落没什么男丁,据当地人讲村里的壮劳力早就先陆四他们这些外地来的河工去运河了。

  从距离上来看,盐城县的河工的确是这次疏浚运河的最后一批劳力,因为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