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3章英国剑桥华夏喜洲_车游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洲古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据说是云南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

  老舍先生曾在《滇行短记》中把这个小镇比作英国的剑桥,用了不小的篇幅去讲述当年他眼下的喜洲。

  而江北和李静妍刚到喜洲,除了远处一排不怎么扎眼的餐厅牌匾外,还有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李静妍因为马上就能狠宰一顿江北而开心,举手托起汉服的宽大袖子指着那两棵树,笑声清澈的问道:“这是什么树啊,能长的这么大!”

  “这个我真不知道,去问问他们吧。”

  江北自小生活在东北,大学和工作也都在京城,自然认不得北方少有的乔木系高山榕。

  此时的两棵大榕树下正围着一圈儿游客打扮的中年人,见打扮怪异的江北和李静妍走来,都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

  “大叔,跟您打听一下,这棵树是什么树,您知道吗?”江北说着指了指头顶的巨大树冠。

  中年人群中距离江北最近的大叔笑道:“榕树,俗称万年青,也是喜洲的风水树。”

  江北一边听着大叔的解释,一边翻译给一旁的李静妍听。

  原来“大青树”是每一个白族村庄都会有的风水树。

  而且这种树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白族村民的群体活动中心,眼前这两棵喜洲村头的树,年代已经很古老。

  那大叔说的起劲儿,扯起了玄之又玄的说法。

  传说这是两棵一阴一阳树,一棵萌发另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一棵结果另一棵永不结果。

  劳动间歇时,村民常在树萌下的小憩;“绕三录”的长蛇阵般的队伍要绕着它狂着它狂欢;就是村上的人死了,送葬的人群也要朝着它绕一周,并把纸幡插在树下烧毁,藉以寄托死者对村庄的依恋。

  江北和李静妍听到最后,都有些惊讶,原来这两棵树竟然来头这么大!

  “大叔,看您打扮和口音,不像是白族这边的人啊?”江北好奇的问道。

  眼前的大叔对喜洲的风土人情、甚至是白族的历史习俗都很了解,但偏偏一点儿南部口音都无。

  那大叔和自己的同龄伙伴一起笑了笑:“的确,我们不是这边的人,不过这里算得上我们的第二故乡了。”

  江北笑道:“难不成,您们之前都是在这儿知青的?”

  一旁一个面相慈祥的阿姨点头接茬道:“小伙子够聪明的呀,这都能猜到!”

  “第二故乡这个词,我们这代人很少用了,再加上小时候没少看生活题材的电视剧,这才猜到的。”江北挠了挠头,腼腆的笑道。

  面对比自己母亲年龄还要大的阿姨的夸赞,饶是江北已经接近三十岁,还是老脸一红。

  大叔笑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也是有第二故乡的,京上广深杭成重不就是嘛?”

  “您说得对!”

  的确如这个大叔所说,江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