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_簪缨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将尽,却不知该如何称呼这个兵祸纷乱的年头。来到长安的天子,再次宣布大赦,改元永兴。这已是今年第四次改元了。天子亲征,从洛阳到邺城,再从邺城到长安,也裹挟了天下不得安宁。

  不过到了年末,朝堂中的司马族裔终于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改元之后,“罪魁”成都王司马颖被革除了皇嗣之位,立豫章王司马炽为新任皇太弟。作为武帝幼子,司马炽确实有资格继承王位,不过说到底,他也只是河间王新摆上台面的傀儡罢了。

  就像得了新年号的吉兆。非但东西两台,就连并州也安宁下来。拓跋猗迤派兵相助司马腾,很是大了几场胜仗,失地数处,新成立的汉国也不再折腾,龟缩在离石过冬。见情势大好,司马腾不由又志得意满起来,许诺奏请朝廷,封拓跋猗迤为大单于。如此惠而不费的事情,也让拓跋猗迤深感荣幸,承诺会再次出兵相助。

  就像后世的圣诞节休战一般,所有人都开始冬歇,筹备即将到来的正旦大节。梁峰却带着奕延回到了潞城。

  这个正旦,他是没法在家过了。正如朝廷会在正旦之时召开元会,地方州郡,也要在这一日会见属僚,举行元会。经历了去岁的政变、战乱,上党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就开始大|跃进式的发展。身为新上任的太守,梁峰必须趁这个机会,见见手下那些县令才行。

  上官有令,下面的官员怎敢怠慢。还未到正日子,各县县令就陆陆续续赶来了潞城。郭郊这样的人精,更是早早入了太守府,向梁峰汇报今年的政绩。

  “多亏府君指点。高都今岁光是流民,就安置了六百余户!官田又多出一倍,待到明年夏收,定能收获颇丰。”坐在下手,郭郊毕恭毕敬说道。

  郭郊说话颇有技巧。没有人比梁峰自己更清楚高都流民的去向。也就是说,除了分给梁府的四百户外,郭郊还顺利安置了六百户流民。上党一共才收容了四千户流民,高都一县,就占到了近四分之一。而且还是保证开垦官田的落户,只这一条,就是莫大功绩了。

  梁峰笑道:“冬野果真干才。春耕的耕具和种粮可还足用?”

  “足够!足够!”听梁峰唤他表字,郭郊心底可是乐开了花,“府君发下那一百匹马,帮上了大忙。谁能料到马力竟然比牛力还要强上许多!种粮更是无虞。去岁秋收的粮食就积了数仓,莫说是种粮,就是再养百余户都不成问题!”

  这可是高都最先实行官田制度的好处。连续两季丰收,让郭郊尝到了许久未曾见过的“仓廪足”的滋味。这还是交了一部分当做军粮呢!等到明年新开垦的田地也都丰收,光是田赋,怕是就能抵上党半郡的收入了。

  “哦?如此甚好。若是他县存粮不足,也可自高都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