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_簪缨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跪坐在与身量相符的低矮书案旁,梁荣小脸板的十分严肃,学着大人的样子正襟端坐,仔细聆听台上先生的宣讲。

  这是几日起太守府刚刚筹建起来的崇文馆,就在后宅的花园之旁。清幽雅致,相当适合授课。馆上下两部。上馆招收六至十岁的官宦世家子弟,下馆则不拘年龄,之论才华。梁荣所在的便是上馆,只摆了六张书案,显然不是谁都能来这里进学的。然而与其他兴高采烈,与有荣焉的学子不同。梁荣感受到的,更多是父亲的怜爱之情。

  去岁时,他还怕父亲会把他送出梁府,去哪家大儒门下进学。谁知真正到了这个时候,父亲竟然专门开了学馆,为他找来了崔氏这样的名儒,为他开蒙。哪里还有被抛弃的恐惧,梁荣只觉得小心脏都鼓鼓暖暖,恨不得每日多学些东西,报答父亲这番心意。

  也正因此,他学得极为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过梁荣的心思,没几个人能猜得出来。作为讲师的崔稷,只觉得府君这位小公子,跟其他孩童大有不同。沉稳有度,聪颖好学,实在是一等一的好学生。而作为府君独子,乃至整个梁府幕僚群的开蒙师长,崔稷能够获得的,也非只是教授几个蒙童。授业之恩只比君恩、亲恩稍逊,能够身为这些官僚之子的师长,本身就是一种极难得的人脉关系。

  府君应该也是吃准了这点,方才请他作为蒙童们的主讲吧?

  因为不能耽误正职,崔稷的开课时间定在了卯时三刻到辰时三刻,共一个时辰。结束授课之后,学子们可以前往食堂用朝食,然后继续由刘俭为他们讲授数算。崔稷之前还有些不甚理解,《九章算术》他也精熟,为何不由他一起教授?然而当见到了由梁府重新刻印的注疏版《九章》之后,他才对刘徽的这位族子心服口服。

  上午只有这两门课程,下午则换另一位崔氏门人传授史、礼。每隔三天,还要加箭术和乐器课程。就算是那些公卿权贵的家学,也不过如此了。

  眼见台下诸子又认认真真诵完一篇,崔稷颔首道:“今日所教,从头背一遍吧。”

  琅琅书声再次响起,绕梁不绝。

  ※

  “主公,这次属下从府中带来了一百正兵,二百新兵。张和的家眷也住进了官舍之中。”路歇都没歇,奕延赶回了潞城,一大早就前来面见梁峰。

  区区三百人,就算加上之前带来郡城的那些兵士,也组不成一个像样的建制,还有一大半是没见过血的新兵。着实让人头痛。当初还觉得自己扩军的速度不慢,现在看来,还是太束手束脚了些。

  梁峰轻叹一声:“先把人安排在城中宿卫吧。等到建立官田之后,就开始训练新兵。不过这样练出来的,可就不属于梁府了,先按照厢兵的方法来。减免税赋,若遇大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