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危机重重_长公主不想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字母+org点com,

  第二日,京兆府有两位女子上门击鼓鸣冤,自称一是曾任江南巡漕御史杜清之女,一是曾任江南管河同知吴景林侄女,二人联名上告,一张状子几乎将江南大半个官场都囊括了进去。

  二人高调登门,聚集了不少京城百姓跟随,而后当众击鼓鸣冤,哭诉罪状,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

  消息先在民间传开,然后才被送到了政事堂和宫中。

  江南的局势很糟糕,这是大部分朝臣都有的意识,但究竟坏到了什么地步,却很少有人确切知晓。

  而这一份状书,却让所有人都有了一个确切的认知。因为在这份状子上写得清清楚楚,江南几大家族,联合江南漕运总督府,以及沿河各级州县,以漕运为中心,形成了一道非常严密的网络,将整个江南控制得铁桶一般。

  在这个范围之内,他们可谓是为所欲为。欺男霸女,强占良田,低买高卖、垄断市场,收受贿赂,截留税银税粮……但凡是能想得到的罪状,几乎都犯了个遍。

  而这件事之所以能捂住那么长时间,却是因为这个网实在是太紧密。

  他们在京城也有自己的人,甚至可以左右吏部选官,确保被调派往江南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人。

  当然,这一点并不绝对。所以偶尔有无法掌控的官员被派往江南,担任相关的职位,他们就会先利用钱权美色腐蚀人心,将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如果这些官员不识趣,那么下一步就是各种打压架空,叫他们在当地寸步难行,根本无法处理任何事务,而后再运作一番,便可以让他们黯然去职。如果不但不识趣,还想要将此事捅出来,那么这个官员将会被留在江南,永远开不了口。

  杜清和吴景林就是这样的官员,他们发现了江南的龌龊,不但不受腐蚀,还暗中调查,打算抓住证据,向朝廷举报。但在别人的地盘上,行事再如何周密也难免会泄露,因而最终功败垂成,一个“意外坠河”,一个“突发急症”,在任上死去。

  然而他们的死亡,不但没有对根深叶茂的江南官场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成了后来人最好的“前车之鉴”,让他们乖乖走向正确的道路。

  当然,百密仍有一疏,这些人并不知道,杜清和吴景林在调查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担忧自己会出事,于是事先将调查结果封存,交给了自己的家人。

  而事发之后,那些人对两家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搜寻、跟踪与逼迫,才逐渐相信他们的确什么都没留下来,渐渐放松警惕。

  即使如此,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颠沛流离之下,两家都只剩下一个女儿,还一前一后流落到了青楼之中。在这风月场中见惯了世情,她们反而更加老练,冒险继续起了父辈曾经做过的事,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