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废物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冯天放拎着鞭子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傅松不禁有些后悔,虽然刚才说的都是些大实话,但往往越是大实话,越是容易伤人。

  傻子往往是最快乐的,人活得越明白,越是快乐不起来。

  傅松觉得自己应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快乐人之一,尽管他不是活得最明白的那个人,但谁让他知道的太多呢?

  上辈子他就经常听到很多“过来人”规劝年轻人要老实本分,要脚踏实地,要耐得住寂寞,要吃得苦中苦,不要异想天开,不要幻想一夜暴富,要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

  仿佛他们说的就是圣经,他们做的就是准则。

  可到了后来,当年轻人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开始反抗,却反抗不能。

  无法反抗,那就躺平呗,结果连躺平都不行。

  “过来人”会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鼓吹奋斗、努力、目标、理想,言辞凿凿地告诉年轻人,要趁着年轻,多去奋斗与努力,多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多去完善自己,多去把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越努力越幸运,越奋斗越幸福,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就会过上好日子,就会成功。

  但年轻人已经对“过来人”失去了信任,冷眼看着他们像小丑一样表演。

  于是“过来人”恼羞成怒,对年轻人破口大骂:“世界上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顺着你的心?不要钻牛角尖地认为自己努力就一定有回报,你的命就是这样,自己踏上的路,哭着跪着也得给老子爬完!”

  骂完后,“过来人”再拍几部一穷二白时候的纪录片,找几个当事人现身说法,然后义正言辞地拷问年轻人的心灵:“想想一穷二白地时候,那时候的青年生活条件比你们差多了,人家怎么那么有朝气?”

  答案很简单,因为那时候的青年是真正的主人!

  他们不是在从事奴隶般的雇佣劳动,而是作为主人翁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

  他们在工作时不是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剩余价值,而是在切实地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即便工作再劳累,即便生活再艰苦,他们从中获得的也是作为能履行自身使命的充实感,而非被剥夺的空虚感。

  年轻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个血淋淋的现实,才选择躺平,反正再怎么奋斗,“过来人”也不会给自己任何一丁点好处,何苦为难自己呢?

  于是,“过来人”发现年轻人越来越不好骗了,越来越不服从管教了,最让他们目眦欲裂无法忍受的是,年轻人居然越来越注重钱了。

  “过来人”不是没钱,但他们觉得这些钱是他们努力奋斗获得的,是他们的命根子,年轻人居然敢挖自己的命根子!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要来分自己的蛋糕!岂有此理!

  韭菜不自己主动跑到盘子里,居然还要老子亲自割,岂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