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兑现诺言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刚过去的1980年代,是一个总需求扩张、经济短缺的时代。

  对于企业而言,闭着眼睛随便建个厂,生产出来什么东西都不愁卖;对于老百姓而言,手里握着大把钞票却买不到东西。

  所以,过去的这个10年,是几乎所有国有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的“辉煌”时期。

  但令人惋惜的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却未将所获利润用于资本积累,反而大多用于了消费和重复建设。

  别说搞什么虚无缥缈的技术研发了,连更新设备这种实实在在、短期内就能见效的事情,都舍不得掏钱干。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国企积累起大量的冗员,技术停滞不前,设备逐渐落伍,重复性建设严重,低端产品遍布市场。

  然后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了,产品积压严重,你欠我的钱,我欠他的钱,他又欠你的钱……

  所以,这年头国内的企业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是常态;经营良好,连续盈利的反而是少数和另类。

  很多人以为下岗是90年代末才有的,事实并非如此,早在90年代初,某些地区的个别行业就开始下岗了。

  比如1992年上海的粮食系统,粮食局、粮管所、粮油店的员工全线下岗,然后1993年上海仪电55万纺织女工大下岗。

  90年代中后期,已经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下岗,最有名的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下岗。

  别看第二机械厂未来很牛逼,但现在的二机厂问题一点都不比其他国企少,日子也不好过,否则也不会试行工资制改革。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二机厂的老人,对机械行业的总体经营状况还算比较了解的,包括二机厂在内的机械企业还在为下个月的工资甚至生存而绞尽脑时,突然听到傅松说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不要利润,怎么能不震惊呢。

  震惊之余,就是深深地怀疑。

  振远机械能活着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傅松将对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知道自己刚才的这番话恐怕是对牛弹琴了,不过他并不打算解释,说得再多,嘴炮打得再响,都不如行动来得有效。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他会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会议室里有点冷场,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总经理张志钢——大老板讲完话,你总得表个态吧。

  可不巧的是,张志钢走神了。

  他在听了傅松的话后,心底深处涌现了一股久违的激动和冲动。

  打造国际一流机床制造企业,塑造国际知名品牌,把自主研发放在首位,十年、二十年不要利润。

  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张志钢比任何人都清楚,技术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第二机床厂、振远机械这类的企业更是如此。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这十年,让他深刻认识到,只有依靠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