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日南。

  日南,那是什么鬼地方。说难听点,能不能走到日南,都是一个问题。

  更不用说身在雁门郡当太守作威作福的窦章了,笑话,爷们跑北边鲜卑当个贵族,也比跑到日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强。

  于是乎,窦章一口气跑回到了鲜卑境内,然后凭借着祖上在北幕的威望,成了没鹿回部落的大人。

  直到数年前,中原传来大汉朝偏居并州,天下群雄并起的消息。而后,一直未曾改姓,想着又朝一日恢复窦氏荣光的窦统,带着儿子窦歆、孙子窦宾,往南幕迁居。接着,赶上大周与鲜卑大战,在蛮荒之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窦统,终于再次回到关中,回到扶风平陵。

  国朝得知此事,加以殊荣,使刚刚入太学不到一年的窦宾,参加了这次科举。

  傅允,不多说,结义兄弟的宗族子弟,没有不照顾这一说。

  所以,说什么公允,都是白扯。

  封建王朝捣鼓出来的科举,是为了公平存在吗?不,只是为了让利益从新分配。

  科举始于隋,而兴于唐。

  就在于隋朝的既得利益团体,已经划分了大部分的利益。隋文帝虽然极力推广科举,可效果及意义并不大。天下大一统,关陇士族的赫赫威名,使得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大破这个平衡,来用科举重新分配蛋糕。

  而杨广的所作所为,使得天下再次陷入大乱,关东、江淮、三吴、荆州门阀皆有了重新分配利益的权力。哪怕这些代表的势力,全都被唐朝给覆灭,可关陇士族的损失惨重已经成了事实。

  所以,大周的科举,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大蛋糕,诱惑关东士族来参与分配的蛋糕。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蛋糕里面,早已洒了毒药。也许一二十年,也许四五十年,或者百年、两百年、三百年,乃至千年,毒性大发,彻底将世家赶出国家权力的明面。

  公平永远不会存在,大周举行科举,为的就是不断的分配利益,来保持国家的活性。

  眼下,高诚面临的难题,就是该如何决定,让哪些人多得一些,平衡国朝各个派系的实力。这其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尤为重要。

  李义、窦宾、金祎、射援四人首先被派出,因为这四人只要进了甲榜,就足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再去掉拍板上榜的鲁肃,剩余的五人,要再去掉三人。

  杨修、耿纪,皆是关中名门,择其一的话,还是以杨修为好。

  原因,算的上是养成的毛病犯了吧。

  也许,中国历史上,将会出现一个更加厉害的世家。自杨震起,一连六代,五公一太尉,此不美哉!

  傅允和贾穆,两人之间择贾穆,因为贾穆的父亲是贾诩。而傅燮的儿子傅干,说难听点,被蔡邕给刷到乙榜去了。

  真不晓得,自己这位义兄得知此消息后,会不会找上蔡邕的门。

  毕竟,义兄也是拜在刘宽门下,论起资辈,还真不虚蔡邕。否则当年,也不至于胆大妄为到劫持蔡邕父女的地步。

  而张烈,自然而然的被涮下去了。

  鲁肃、傅允、杨修。

  状元、榜眼、探花,即定。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