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8章 诸路伐蜀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宜。

  没人敢对这场战事打包票,即便负责总体战略策划的郭嘉和贾诩,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大王,臣以为汉中王虽威望卓著,精通道理经学,治理州郡,游刃有余。然军国之事,用兵之道,还是苏都督更胜一分。苏都督镇守凉州数载,胡夷退避,诸寇息声,将兵伐蜀,可堪大任。”

  段煨挺出身形,顿气昂扬。

  殿内余者众人,或多或少,有些利益牵扯,难以抉择。现在听闻段煨所言,也没有作声附和,不断思索着其间利弊。

  苏则都督凉州军政事,位高权重,威望隆盛。若是再加上定蜀之功,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件益事。

  因为大都督苏则,独处于国朝各方党派之外。关中派系与苏则有乡友之情,凉州派系与苏则又有长处之谊,而其又跟随大王征战多年,与元老勋贵牵扯深厚。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都督独处于外,坐观三派暗中博弈。同时,也经常因此受到众多牵连。不过,大王义兄独特的身份,又使得其稳若磐石。

  良久,见众人不说话,高诚便下了决定,言道:“段公所言甚是,那便依此行事。以镇西将军苏则领征蜀大将军,总揽前线诸军事宜,节制诸将,许临阵赏罚之权。以镇东将军张卫领征蜀中郎将,为镇西将军之副。望诸君同心共力,平定巴蜀,壮吾国威。”

  “臣等遵命!”

  钟繇与段煨齐声应下。

  如此结果,众人自然没有异议。巴蜀战事不明,利弊犹未可知。

  若是胜了,苏大都督自然是功盖国朝诸卿。可若是败了,亦或战事不顺,其也必定大损威望。

  讨论完巴蜀战事,众人继续商议起今岁即将进行的射策以及科举之事。

  今岁射策就不仅仅是郡学升国学(太学院、上林学宫)了,还会囊括乡镇庠序升县学,县学学子升郡学。

  这一次射策,将会是全国性的升学考试,所需要的无力以及人力,远远超过上次郡学升国学。

  数年下来,学校已经在关中、凉州建立起百余座,含纳的学子高达六万余人。其中约五万人左右,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对于大周来说,是真的祖国花朵。

  培养了三年,花费资财无数,精心照料的花朵。往后四十载内,这些人都会充斥到大周的行行业业。或许为精英,或许为无名之辈,但无疑他们就是大周最忠诚的奠基者。

  而升学射策,万万不能有失。

  还有科举,大周国日后的官员选拔制度,第一次就更需要将规矩初步定下来。

  尤其是考试之中,最易出现的徇私舞弊现象。

  纵观举行科举的各朝各代,无不是严厉打击徇私舞弊的现象。

  “科举、射策,乃吾大周选士之法。尤其是科举,吾大周独开先河,所有事务都需具细,不容有失。教学署诸名望分以州郡,互为出题。其五服之内子弟,悉数避嫌。旦有犯者,革职查处,其嫡系子弟三代之内,不得入郡学及上。”

  “此外,所有试题,交付御史台。所有试题押送、发放、监考,由御史台、宪兵司协合。若有试题泄露,以监考官自上依次连坐,一律行徇私舞弊之处。”

  “臣遵命!”

  杨懿、庞恭二人立即应道,心中的压力不由倍增。

  直系子弟三代以内,不得入郡学及上!

  这处罚,确实重的吓人。

  不能上郡学和国学,那基本上也就和大周官场脱离了。若是这刑罚严格行下,纵是袁氏、杨氏这般四世三公之家,也一样顶不住。

  恶心的是,要是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他俩人怎么着都跑不掉。

  ……

  这位置,有些火烫啊!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