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 许以厚利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理。由此,汉中路不拾遗,向者云来,堪为大治。

  “君侯修以仁德,感怀太一,故有进贵之请,恩泽被之!”

  阎圃一句话,算是为张鲁定下心来。

  张鲁也大松一口气,言道:“子茂所言颇重,鲁所奉者,唯家祖数代之望。区区张鲁,何以动之太一,言重,言重!”

  “凡民有大治,自是君上之明。臣圃,叩拜王上!”

  阎圃突然行拜礼,让张鲁措手不及,心中却又有一丝猎喜。

  “子茂何以如此,快快请起!”

  “臣谢王上!”

  阎圃挺身而起,拜谢。

  方欲再言,书房外突然传来一声:“启禀君侯,周使遣人送来一封书信,言由君侯私启!”

  “呈送上来!”

  “诺!”

  房门一开,仆人便举着一封书信,递到张鲁面前。

  略作阅之,顿感心神震荡。

  “王上,周使又言之何?”

  阎圃看到张鲁面上喜意更胜方才三分,不由好奇。莫非,这周王还许下了其他厚利?

  “哈哈……子茂啊子茂,周王当真奇人,每每必中鲁之心切!”

  张鲁喜不自禁,大赞周王。

  这么一说,让阎圃心中更是如同猫爪乱挠,早知道自己就不问了。

  张鲁也是知人,与阎圃说道:“子茂,周王许以吾正一道,可行布周国诸郡县。更言,若吾正一道行之盛益,纵是定为国教亦非不可!”

  阎圃闻言倒是没有太大的触动,不同于王上,阎圃身为儒士,并不信奉黄老之学。而这大汉天下,不论冠以何名的道教,如正一盟威道、太平道等等,皆是承自黄老之学。

  这就要从黄老学的惨败来说了,汉武帝要北伐匈奴,而黄老学派作为当时的主政派,并不愿意打这场可能失败的战争。

  依着武帝那性子,还不得好好整顿黄老学,来为汉匈之战作准备。于是,主张大复仇主义的公羊儒学登场,带着一群儒家小弟将黄老学打的溃不成军。

  随着一场场战争的胜利,公羊学派的实力愈加强盛,也由此奠定儒家执掌中国两千年的基础。而黄老学派,基本上就躲在山中,自修己道。

  而方术之士,则是黄老学的一个分支。跟政学不同,走的是帝王贵胄的路子。靠着炼丹,打着修仙的名义,硬生生踏出一条奇怪的路,与儒学一样,半随华夏走了两千年。

  如今这各种道教,全是当年方术之士的徒子徒孙。而盛极一时,为汉匈战争的胜利立下基础的黄老学派,却破败至斯,始今少有弟子而出。

  所以,阎圃考虑问题的方向自是与张鲁不同。

  作为正一盟威道的继承人,张鲁对于正一道走出巴蜀、汉中,有着极大的欲望。说来正一教也惨,最强盛的时候,偏偏赶上了大平道的骤然崛起。

  张角那孙子,居然只用了十余载,便将太平道传至大江南北。甚至,连正一道的老巢益州,都有着数不尽的太平道人士。

  结果,太平道不攻自破,自个疯了心,居然造起反来。短短不到一年,太平道就成了山中蟊贼。

  看到太平道没落,张鲁心中猎喜,本想着该是正一道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却没想到,由于道教的起义,汉帝刘宏视天下施道之教,皆悉数打压。而因为太平道倒行逆施,天下士族也深受疾苦,再加上佛教向关东扩张。不少贵胄,皆舍道而崇佛。

  现在,居然有人彻彻底底的说到自己心坎了……

  老张家一连三代,皆为正一道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若是能在自己手中,走向天下,通衢九州,便无此汉中王位又如何?

  求之王位,说白了,还是为了扩大正一道的影响。

  争雄天下?

  张鲁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也不指望汉中可以变成龙起之地。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