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6章 中原时变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敢打包票说取胜。甚至,即便是刘琦未叛之前,联合荆州水师的胜算也只有六七成罢了。

  而今,希望更加渺茫。

  因为本就不多的兵力,还要分出一个军,专门防范荆州军。

  益州贾龙兵变后,原本准备应对刘琦背信的汉中水师,也要转而南下。使得南阳方面,只有靠第九军在筑阳跨河结营,免的被荆州水军截断后路。

  筑阳为沔水、筑水交汇之处,河面宽阔,第九军整整一万八千人左右,还填不满这座水陆相勾连的大营。若不是荆州水师抽调了不少战船,朔江西进,苻健心里也没底气能拦住威名赫赫的荆州水师。

  此外,第九军还要负责监视邓县、樊城两地的万余荆州步卒,可谓是分心乏术。

  如何在南阳战场上打开局面,莫说徐荣了,纵是长安诸公卿也是一筹莫展。

  赵睿帐下的兵力大多数是楚国降兵,这点所有人都知道。可人家兵力众多就是兵力众多,出营交锋或许赵军占不到便宜,但坚守营垒,也使得周军束手无策。

  更别提还被刘琦搞了这么一手,从南阳打开局面的战略构思,也皆因此付之东流。

  现在的局面,就是硬拖了。

  拖到赵国稳扎稳打的消灭齐国,全据中原之时,在外的诸军都得回撤,做好战略防守的充分准备。

  这些情况,高诚心中也清楚的很。仗打到现在这份上,赵国只需稳扎稳扎,让并州、南阳坚守不出,牵制住大周的兵力。让彭城的颜良,拖住东吴的兵力。主力跟曹操慢慢耗,耗死齐国后,赵国就必然会达成南下的战略目的,即夺取中原。

  拿下中原后,赵国肯定不会当即进攻周国,他们需要休养生息,恢复中原宁静。但这段时间内,大周也要休养生息,还要勾勒战略防守。

  现在,自己的想法就是即便打不败赵国,也要多耗一耗赵国的实力,拉进两国的综合国力。毕竟,此战大周至始至终仅是出兵不足二十万,而赵国却动用了近四十五万大军,再加上楚国的降兵,不下五十万。

  这其中战死的就不多说了,眼下各处战场的赵军还有近四十万的兵力部署。每过去一个月,赵国为了维持大军,消耗的粮秣起码是周国的三倍。毕竟,兵马多了,需要的民夫就更多了。

  不消多久,再坚持半年,大赵即便拿下中原,也得个两三年时间休整。

  两三年后,大周也能够将折损的国力,恢复过来了。

  到时,再行交锋便是。

  二十二日,高诚再度启行,往弘农赶去。

  位于弘农的天子行营,是大周在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指挥中心。

  方行半日,高诚在途中并不知晓,长安、弘农分别派发信骑,朝着行进中的大周天子所在策马狂奔。

  而此时此刻的弘农行营内,已是一片匆忙。

  陛下不在,营内权位最重的大将军严颜,升帐聚议。

  宽阔的中军大帐内,大将军府内的一众幕僚,以及参军寺内随营参军,皆聚集在沙盘四周。

  围绕着沙盘议论不休,而左右忙忙碌碌的佐吏,不断送来各种情报,又承大将军严颜所下军令,往函谷、伊阙、陆浑、箕关、南阳分发。

  诺大的行营四门,信骑一个接一个奔出大营……

  似乎,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