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七章哭泣的马六甲(三)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拉克帆船(Carrack,又译卡瑞克帆船,卡拉克帆船)为一款成型于15世纪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主要特征是其硕大的艏楼和艉楼,从侧面看船身类似一个圆圆的U型。相对巨大的艏斜桅(bowsprit)上悬挂横帆以获得额外的动力和平衡性。克拉克帆船可以说是一种专门为远洋贸易而发展出来的商船。虽然这种船的航速和灵活性都不如卡拉维尔帆船,但由于其载重量大的优势,所以也为伊比利亚半岛的冒险家们携带探险船队中的补给品。克拉克帆船是伊比利亚半岛15世纪造船史上又一个高峰,也是地理大发现与全球贸易的先驱之一。直到欧洲人以这种船为蓝本发展出著名的盖伦帆船(Galleon),她才慢慢退出航海的舞台。

  克拉克帆船成型于15世纪,但其发展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当时欧洲人希望对只能沿海贸易的柯克帆船(Cog)进行改造,以适应远洋航行。他们扩大了吨位并配置更多的桅杆,横帆与三角帆混合给予她更高的速度和一定的操纵性。克拉克船很快取代了柯克船,成为当时海商的宠儿。被葡萄牙人广泛用于非洲和印度的贸易,并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东南亚和东亚。

  1543年,当葡萄牙人的克拉克船到达日本时,由于船体漆黑被日本人称为“黑船”,有趣的是后来19世纪佩里船长驾着另一种“黑船”来到日本,两次黑船来航都深远地影响了日本社会。果阿-长崎航线的确立,日本历史上称为“南蛮贸易”,繁荣了近100年。

  克拉克帆船作为战船其意义也是划时代的。高大的船舷让传统的跳帮白刃战变得极为困难。巨大的船身和多层甲板可以装配更多的大炮,第乌海战后,海上炮战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航海时代的主流战法。克拉克帆船可以说也是战列舰(Ship-of-the-line)的雏形。

  克拉克帆船相对巨大的船身在16世纪是极好的炮船平台,西欧各国都将这种船改造为专门的战船。比如英格兰传奇一样的GraceDieu号,据说吨位达到惊人的2750吨。但由于过于巨大处女航时就搁浅,一停就是19年,最后不得不烧毁。大哈利号(GreatHarry,正名是HenryGraceàDieu)载重1000吨,几乎是当时标准克拉克帆船的5倍。配备的士兵比水手更多,但由于过于巨大,操作极为困难,所以只能说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堡。

  无论如何,作为战船的克拉克帆船被改得越来越大,变得极难操纵。葡萄牙人同时也必须配备卡拉维尔战船以提高整个舰队在海战中的机动性。直到16世纪晚期,平衡卡拉维尔帆船和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