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星星之火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元瑷有些兴奋,继续往下看去。

  这诗作最后是做诗人的自我介绍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县人,幼读诗书,十岁时,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现今二十有余,愿拜入吴王门下,以微薄之才,效犬马之劳。

  “卢照邻,卢照邻!”

  李元瑷念了两遍这个名字,会意一笑,原来是他。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见过吴王!”

  卢照邻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年轻俊朗,还带着几分的拘谨拘束,甚至有一点点的忐忑。

  毕竟面前的这位是大唐最出名的亲王,自身亦褒贬不一,充满了话题性。

  干谒求仕,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亦是一种冲动。

  他觉得李元瑷能够懂自己,也只有李元瑷能够懂自己。

  李元瑷表情略带严肃,道:“卢照邻?你好大的胆子,借着诗句来讽刺当下。”

  卢照邻正想反驳,这刚要出口,立刻就闭上了嘴巴,默认了。

  换做是别人,他会好好解释,表示自己写的是前朝而非当今。

  然在李元瑷面前,他选择了默认。

  他再赌,赌李元瑷能够理解自己。

  便在他以为自己赌错的时候,耳中却听一声喝彩:“讽刺的好!这才是真正的诗作,什么南朝风气,简直就是狗屎一样,臭不可闻。”

  卢照邻险些吓的一口气喘不过气,颤声道:“晚生前几年随恩师北上长安,与好友游玩吴王所建灞水山庄。见灞水山庄里各处提诗,深受感触。”

  “灞水山庄的诗句,大别于常见诗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晚生大受感动启发。尤其是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那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超脱于宫体诗之外的惊世之作,令晚生大彻大悟。恰逢当时圣人隐退,庙堂之上褚遂良排除异己,方才有此感悟,做此别样的宫体诗。”

  “今日携此诗干谒,便是觉得吴王一定能懂晚生。”

  “懂,当然懂!”李元瑷起身道:“现在是诗坛几乎全是靡靡之音,让人作呕。要的就上这种敢于改变的魄力风格,只有如此,才能令诗坛走出困境,令唐诗绽放光彩。你能做得《长安古意》这样的佳作,文采定是不凡,你跟我一并南下,暂且充当我吴王府文书一职位。”

  卢照邻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眼圈都有些微微发红,坚定的道:“愿为殿下效力。”

  李元瑷看着卢照邻,心底生出了一个念头。

  现在是唐诗最昏暗的时刻。

  这种昏暗在什么时候结束?

  李元瑷对于这方面不太了解,但今日见到改变的卢照邻,心底顿时生出一股豪情:既然不知什么时候改变,那就从自己手上改变。

  让远在长安的李世民知道,别一天到晚拿着南朝气味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