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船闸与进减水闸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秋季的到来,早晚气候差异过大。尤其是他们生活在船上,湿气极重。

  这一早醒来,鼻子有些发痒。

  这解决汴水问题后,他们就沿着通济渠向着江淮进发,探察沿路水况地形。

  这一路下来,李元瑷发现了很多问题。

  也明白了为什么这条运河叫隋唐大运河,而不是隋朝大运河。

  运河的根基是隋朝杨广打下来的,凭什么让唐朝也分一杯羹?

  归根究底隋朝大运河存在太多太多问题。

  大运河竣工时间太短,根本做不到精修,大多地段都是凿开了事,不计后果。第二也是因为经验不足,科技落后等原因。还有因为外行指挥内行等等因素……

  永济渠南段不过数年就陷入堵塞境地。为了追求速度,直接引黄河水南下,导致汴水浑浊,泥沙堆积。

  山阳渎,江南运河也存在很多毛病。

  四疏汴渠,五浚山阳渎,三治江南运河,二凿丹灞水道,三治褒斜道,疏浚嘉陵江故水道,治理灵渠,黄河汾水道等等,皆是唐王朝对运河的付出,一点也不比隋朝的少,只是唐朝循序渐进,隋朝一蹴而就而已。故而后世人才将这个时段的大运河称之为隋唐大运河。

  一路下来,李元瑷将这些不足的地方,一一记录在案。

  他并没有打算立刻动工,尽管这些存在的问题早晚会出事,而且越早解决越好。

  可朝廷的经济并不支持他们这么干。

  因为他们遇到的是李世民,不是汉文帝。

  其实经过隋末那样的大动荡,最好的办法是休养生息,蛰伏个三四十年,再来大展拳脚。

  这样才是对天下民生最好的选择……

  李元瑷估计这也是自己的父亲李渊一直咬死立自己那个便宜大哥的原因。

  李世民的性格注定了不可能成为稳固发展的守成之君。

  故而在李世民这里,别想干什么大工程,一有钱,他就拿去打仗,扩充领土去了。

  即便这次建水闸的钱,也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造福百姓,是为了征伐高句丽的粮道畅通,这筑水闸大坝带来的利民举动全部都是附带的……

  此行的主要目的,李元瑷也做足了准备。

  对于水闸大坝,此次李元瑷只打算建造两种类型的大坝。

  一种是通过调节水位,便于船只通行的船闸。另一种水闸专门用于控制运河水量,这种水闸包括进水闸和减水闸。

  前一种类型的大坝,一般需要修建两个闸门,上闸门与下闸门,一般修建于坡度较大,水流湍急,行船风险很大的地段。上下两闸门的设计,使得两闸门之间形成一个水位稳定的封闭闸室。

  开下闸闭上闸,船只驶入闸室,然后闭下闸而开上闸,使得闸室续满水,船只就能很稳定的通过湍急险要的地段。

  另一种水闸就如字面意思一样,进水闸建筑于水源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