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有位小兵不一般---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月22日下午,就在榆中北面十公里的夏官营龙组部队和红军运输队反击马家军骑兵队袭击时。

  进攻榆中城的红军进行了一场炮击和枪击表演。

  受到徐远山在进攻岷州城所采用方式启发,中午时,黄克诚就让一名在外围作战时被红军俘虏的新十一旅排级军官,入城送去一封劝降信。

  劝降信中还提到为了表明红军有实力攻取榆中县城,定于下午4时,对南门西侧城墙实施炮击,发射9发炮弹;另外用重机枪在一千米外的地方,对南门上的城楼一层的四个窗口进行射击。

  当然,红军也希望守城的新十一旅官兵对红军的炮术和枪法予以点评。

  劝降信最后提醒,在红军炮击和重机枪射击的十分钟里,希望守城士兵最好暂时离开炮击或射击区域,以免意外产生伤亡。

  时间到下午4时,按照前面给榆中县城守敌劝降信所说的,赵章成指挥红军三门迫击炮发射的9发炮弹,全部在南门上西城墙爆炸,而且相互炸点间隔几乎一样,大概是五米左右。

  随后,就是重机枪对着每个窗口打了两个点射,把六发子弹全部通过窗口射进门楼房子里。

  虽然城墙上的炮弹爆炸对普通土兵震慑很大,以至于炮击过的这段城墙再没有士兵敢留下来防守,……真打起来,跑都没有地方跑,只能直接被炸下城墙了。

  但对更多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来说,千米外的重机枪射过来的精准子弹才要命,毕竟炮弹比子弹可是少很多的,榆中县城新十一旅三门迫击炮每门才五十发。

  而重机枪子弹,那都是配置上千发,多的时候配置四、五千发。

  所以当夏官营新十一旅第一团向龙组部队投降时,榆中县城新十一旅旅部也派人出城给红军送信,表示愿意投降,但希望红军派代表第二天入城谈判。

  按照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惯例,除了半路被围那种战斗状况的投降基本是无条件外,攻防战中认输是有些条件的,比如保证人身安全外,军官自由离去是起码的条件。

  不过,司令部为了保证安全,还给徐远山发去电报,让他把夏官营转交给红军运输团后,带龙组部队支援围攻榆中县城的红军部队。

  这是以防万一,因为龙组部队除拥有一门迫击炮外,还有比红军任何一个团都强大的火力压制力量,凭借远程精准射击的五挺重机枪、五十支配四倍瞄准镜步枪就能完全压制一段城墙上守军火力,因而在需要时能保障红军实施强攻。

  到23日上午8时前,徐远山带龙组部队到榆中县城前,布置妥当后,他亲自陪同黄克诚入城谈判。

  因为徐远山已经积攒了六次备用穿越机会,就是随时可以穿越而无须用时间积存能量,而且时空门在他允许下可以带人穿越,危险时候把黄克诚直接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