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十一章收复外蒙战役(4)---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战术、战役、战略三个方面来说,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是两头冒尖,中间短板。

  这也是苏联高级指挥员的通病。

  原时空德国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候,苏军就因战役疏忽大意或严重失误而吃了大亏。

  战术是单个战场上,指导军队进行战斗的方法,是达到即定战略目标的手段;战役,完成战略目标某一阶段中各种作战的总称,也可以理解成多个战场、多兵种的作战;战略就是全局,是计划、策略,也是全局的结果。

  1940年3月15日凌晨,解放军发动进攻,是多方面、多兵种、多个战场的作战,是一次整体战役,这样的战役苏军损失就大了去。

  朱可夫在解放军凌晨开始进攻时,还非常不解,他是想不到解放军在战役级别上还会有如此出乎意料的表现。

  解放军方面有能人,有战役指挥高手。

  事实上,中国红军在长征时候,教员指挥下的红军战役作战和佯动,真是超过那个时代很多,什么“四渡赤水”之类战役应用,哪能是国民党军官想到的。

  蒋秃子喜欢在战术上对基层部队指手画脚,“将机枪阵地左移五十米”的流传就是这样来的,但战役水平用弱智表述都是算抬举。

  红军长征中,一直追杀中央红军的薛岳也强不到哪里去,至于他的后来战役亮点“天炉战法”是不是真有那样神乎其神,仔细考证就知道了,真有如此神奇,国民党军队在湖南与日军作战还是历史上的结果吗?

  总之,长征中的红军就是凭借教员出色的战役指挥逃出生天,并由此奠定土共军队的军事思想。

  从1935年起西北红军得到徐远山提供的军事战术、战役指挥学习资料,这些本来就是后世完善的解放军军事思想和原则,与红军的军事思想是一脉相承。

  所有指战员包括土共高级领导学习的时候也不会有排斥心理。

  所以,现在由完善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解放军,还有各方面已经成长起来的徐远山出谋划策,解放军一开始进攻驻外蒙苏军的多方面综合作战手段,就算后来被苏联人捧为军神的朱可夫也是困惑不解。

  整个战役展开过程真是滴水不漏,战争还有这样的打法?

  先是无线通讯受到严重干扰,然后是野战机场被轰炸、各处指挥部被炮击或空中轰炸,最后才是装甲部队发起进攻。

  这真是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15日凌晨4时,朱可夫就被叫醒,因为苏军机场和各级指挥部被炸后,没法使用无线电台,但下面还是有许多苏军军官通过电话把遭到袭击的情况报了上来。

  朱可夫根本不知道,因为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部是安置在乌兰巴托里才没有遭到空袭,乌兰巴托虽然只有内地一个县城大小,但也是属于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