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三章平叛周家庄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赵无忌的询问,这民夫一脸的兴奋之色,很恭敬地回答道“大人,小人感觉这车子比以前轻快了很多,以前拉这么多东西的时候,至少要三四个人才拉的动,几人前拉后推,才能让车子勉强前进,而今车辆轻快无比,虽然负重与以往一样,却只需小人一人,便可以轻易拉动。”

  赵无忌点了点头,看来这轴承果然好用,减少了车轴的摩擦力后,便能够大大地节省拉车的人力,此外,改造后的大车应该也可以负重更多。

  就是不知道这第一批的轴承耐用性和故障率如何,想到这里,赵无忌便留下几个人继续跟踪观察这三辆车,记录轴承的工作状态,试着在大车上继续装载重物,看看轴承的承受能力。

  赵无忌转身又吩咐工匠们继续思考改进制造轴承的方法和流程,能提出有用建议的,都会有奖赏。

  此外,这第一代的手工制作轴承,算是初步成功,赵无忌并不吝惜奖赏,这两天为制造轴承献计献策的工匠们已经得到了三四百两银子,此番制造完成,赵无忌又发下每人十两银子的奖励,工匠们无不眉开眼笑,身上的干劲也更足了。

  花费的钱虽然多,但是赵无忌并不心疼,他想的很远,火炮越重,炮身越长,威力也越大,如今车炮营已经成了赵家军的标配部队,若是轴承研究成功,安装在炮车之上,既可以使推车的士兵节省力气,也可以把车炮的口径再加大一些。

  口径大了,便可以装更多的火药以及更大的炮弹,威力和射程也会跟着增加,战场之上,射程比敌军远,便可先发制人,提前攻击敌军,避免大量人命的伤亡。

  赵无忌这边刚刚吩咐下去,还未来得及歇息,那边就看到几个差人急急忙忙地冲着自己这边跑了过来,到了赵无忌跟前,前头一个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差人跪下说道“禀报赵大人,今早临淄县外二十里处,在周家庄有大批贼人叛乱,打家劫舍,如今已经攻陷了周家庄,贼人数目约有三千余人,连知县吩咐小人前来请大人前去县衙,据城而守,另外也请大人速速调集兵马剿灭匪徒。”

  “贼人叛乱?”既然说是叛乱,那就不是外地而来的大股流贼,若是普通老百姓叛乱,一无武器,二无组织,威胁应该不会太大,若是官军叛乱,那就麻烦一些,官军们都是职业军人,平叛的难度更大一些。

  “周家庄规模几许?还有,是民众叛乱还是官兵叛乱?”赵无忌向那个差人问道。

  差人侧着脑袋想了想,便答道“启禀大人,周家庄规模不小,大约七八百人的样子,此外据小人得到的消息,似是一群外地而来的难民,被人煽动起来,故此在周家庄造反,打家劫舍。”

  不是官兵叛乱就好,自己身边恰好有二百训练有素的骑兵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