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3章 第 103 章_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在其列。从立国到如今的五百多年间,但凡能找到名字的朝臣都已经在这里了,顾衍像是在抚摸历史一样轻柔的感受着手下文字的力量。

  他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像是在感受那墨迹的温度又像是在安抚自己躁动的心。

  最后,他划过李斯,韩非,王绾,冯劫的名字,最后停在了纸上写着的‘岐山顾氏衍,始皇相’的字样上,他留恋的摸了摸自己的名字。因为毕竟预计的铜碑大小有限,很多人都是只有姓名,而他能独占八个字的位置,已经足以说明他的地位。

  最后,他笑了笑。

  然后拿出笔,将自己的名字勾掉了。

  他不必在这上面刻下名字,如果他做的好他的名字自然会在百姓口中流传,如果最后他的改革没有被坚持下来,那么他也不必在物质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臣就说那燕丹逃到东胡去了吧?”王剪捋着胡子,对一旁的李信说。李信一直觉得燕丹改名换姓还藏在燕国,前几天高渐离终于透露了燕丹所在后,他就沉默了好久。

  “王上卿说的是。”李信嘟囔着。他们出征的时候才会被授予将军的职位,平时如果没有常务在身,都是用虚职或者爵位称呼。

  “小子还嫩这呢,可以再历练嘛。”正好回来述职的昌文君笑着说给李信解围。他们都是打过楚国的战友,关系自然比旁人要好不少。

  在得知燕丹藏身之处后,嬴政就召集了如今在咸阳的所有将领开会,如今他们就坐在议政殿商量这事。将领们两两的坐在一起,吵的热火朝天,王翦这边都算是比较和平的了。

  王离和蒙毅在将领们中间打转,这边听一听那边问一问。蒙恬被他俩烦得不行,挥手让两人滚回自己父亲那去。

  总之,虽然嬴政在王座上坐着,但是整个议政殿的氛围非常轻松,根本看不出来其实大家在心里都已经打好远征东胡的想法了。

  “说实话,那李氏这次算是出尽风头了。”李牧献上了单于和其子的头颅,还收复了西胡匈奴,李崇打通犬戎的封锁将吕相接回来,李信在灭楚战役上立下大功被封了爵位,看上去虽然李家人没有过多参与灭六国的战争,但在将领里面也算存在感很强的了。

  “你们杨氏不也挺好。”一旁年轻的将领拍了拍说话的人的肩膀,“你叔父不是被封侯了吗?你要是想立功,这次出征就缠着你叔父带上你,总有立功的机会的。”

  杨熊,也就是刚刚说话的小将嘿嘿一笑默认了。

  “行了。”嬴政看着底下的讨论越来越没边,出声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燕丹既然藏身东胡,自然是想借东胡之手搅乱边境的安宁。朕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王上卿有什么想法没有?”

  “回陛下,可从燕门、上谷两郡分别出兵,以步兵守城,骑兵包抄......”王翦显然是仔细思考过的,李牧写的关于对抗胡人的战术他也是研究过的,直接就拿出了一个稳扎稳打的方案。

  嬴政扫了眼底下坐的将领们,看得出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赞同王翦的说法的。作为如今还在世的名将,王翦的号召力不可小觑,而长距离出征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凝聚人心的力量。想起还在岭南的屠睢和赵佗,他觉得让王翦带兵是最好的选择。

  确定了主将,副将和先锋——

  嬴政沉思了一会,把人选在王翦将自己的战术说完时决定了下来。

  始皇二年,以王翦为主将,蒙毅、蒙恬为副将、李信为先锋,杨雄为裨将攻东胡,同年东胡亡。:,,.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