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九章 严管报纸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了舆论所致么?登莱明军的抗虏事迹,不也是报纸宣传的么?朝廷的各项政策,现在也都由报纸来向民间传达。如果轻视了报纸的作用,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虽然钟进卫说得夸张了点,可他强调报纸的威力却是没错的。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得这么严重,加上他举得这些例子,就不再微笑了,态度变得慎重起来,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为何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因为报纸有可能变为党争的工具!”钟进卫的回答掷地有声,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听了都为之一震。

  在钟进卫来到大明之前,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深受党争之苦,知道党争带给大明的危害非常之大。

  “陛下,新闻必须管制。在臣家乡,不管哪个国家,不论它自以为多自由,都是有对新闻进行管制的。”钟进卫再次强调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称赞道:“幸亏钟师傅提醒,才能及时发现,防微杜渐。”

  他心中明白,只要朝廷重新陷入党争的话,不管现在的局面有多好,都会被破坏。

  “其实臣原本的想法,是想把所有的出版物,包括诗集、社论等等都纳入朝廷监管。但臣估计这个政策要实施的话,会遭到朝野上下的反对。因此臣才没说,只说把报纸这块监管起来。毕竟这报纸是新兴事物,一开始就这么做,反对的声音就比较小。”

  钟进卫的话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相对无语,真要这么做,首先朝廷上的官员估计就会反对了。因为官员都是文人,文人都有出版诗集、著书的喜好。

  温体仁想了下,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侯,其实这事应该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要是报纸上出现什么不妥,到时候查封了也是可以的。”

  钟进卫一听,马上摇摇头道:“不行,正如刚才陛下所说,要防微杜渐。如果事情做出来了,不好的影响已经形成。再去查封的话,属于亡羊补牢而已,不是最好的措施。”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问钟进卫道:“那此事该如何操作为好?”

  钟进卫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做法,他马上就回答崇祯皇帝道:“臣想了四点,第一,必须有德高望重之人为报纸做担保,才允许申请办理。”

  “第二,必须说明报纸刊登什么类的内容,只有审核通过后,才允许办理报纸。”

  “第三,万一报纸出事,担保之人要负对应责任,并且从重处罚,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上升到判刑。”

  “第四,全国性的报纸必须由朝廷来审批,地方性的报纸可以交由地方来审核,并报朝廷备案。”

  听完钟进卫说得四点内容,温体仁又说了:“中兴侯,会不会管得太严了?”

  钟进卫看着温体仁,摇头道:“温大人,由严到松容易,由松到严难。而且我认为严与不严,主要取决于对报纸内容的管理。比如,可以对那些评论时政的报纸严加管理,此类报纸只有《明报》才可以刊发;而那种学术性的报纸,即各类物理、化学、医学之类的报纸,就可以放宽条件,让他们多多发表。说到底,还是舆论导向。”

  崇祯皇帝已经拿定主意,对温体仁道:“温卿,此事就按钟师傅所说,定个章程出来,交给礼部去执行吧!”

  “是,陛下。”温体仁不再有异议,直接领命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这事算了了,他转向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来得正好。三边总督洪承畴来了奏章,你来看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